没有愤怒,只有自由和平静
—关于《极度摇滚》彭洪武(非音乐总监)
蒙着恶脸的时代生活恶狠狠压过生命个体的肉肩时,大多数人焦虑的思处下,隐藏着矛盾纠缠自我的心理,摇滚界亦是如此。曾经拽紧的肉拳松开了,大多数人屈跪并且选择了痞性。松散、无奈、还有那埋藏在心里的软弱,很多人放弃了做人做音乐的积极和主动,抛弃其实并不难实现的理想迎合卑劣的现实。
还是先不谈音乐,当身边的各种社会问题已如大炼钢铁的飞溅着射杀理想的火花,曾经沸腾的心却冷了,仍然有人充耳不闻心灰意冷不问世事,对于的确永远在昏睡的大多数同龄人,尤其对要么过份木讷要么过份顽皮的青少年来说这已不是觉醒不觉醒的问题,他们其实还或多或少的知道这里面的确有问题,但他们已懒得去做出些什么事了,哪怕是几粒汗、几个脚印、几句话、一点信念的牺牲,痛恨的是懦夫通常还要对正在做事的人横眉冷对,并加以猥琐的调侃。我们唯有与音乐紧紧相拥、取暖,音——乐,我们也只能够以音乐的名义来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这是怎奈何的荒谬啊……
这世界太多的事情我们想知道个究竟,是是非非云山雾罩,目前的国际上的战事让很多人身不由已的反战,甚至不问青红皂白的反战,如果你不是为了对生命的尊重去反战,那么你只是实验证了那句话:“那些为了得到一时的安全的而放弃永久自由的人,既不能得到自由也不配得到安全。”所以不如先把它放下,从我们身边的事做起,反对我们身边每一件不公平的事,反对任何对弱者的欺压,反对任何虚假的东西,享受每一项做人的权利,消除生命里每一个的恐惧和危险。
中国摇滚可能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强大的社会主流时不时在磨损着我们脆弱的心,侵吞着我们狭窄的精神空间,挤压着任何的独立和个性的角落。国际歌似乎就是我们的又一个宣言,没有什么会给中国摇滚带来无望中的曙光,长江两岸的摇滚乐人无不纷纷把希望寄望于彼岸,他们盼着奇迹的出现,盼着被收购、包装、整合掉,能动性和原动力在逐渐的丢失,可惜“救世主”只生活在画像里,风云之事和大额资金离摇滚已经很远了。
“地下精神”当然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词汇,可是Velvet Underground和Henry Rollins、Fugazi乃至Nirvana的伟大很多人就是不明白,尽管他们的唱片架里也塞着这么几张唱片。我们身边有些人是被迫呆在“地下”的,你看看他们的言行举止就知道了,那是多么的糟糕。那些对中国摇滚一往情深的人因此满耳充斥的尽是些不知所云、莫名其妙、叽矶哇哇的歌词,歌词!歌词!还是歌词!你很难从他们的歌词感觉到生命的鲜活,面对喧嚣的外力我更相信心力——“心之无力,谓之庸人”中国的一位古人这样说,晚年不甘被病魔折磨一枪轰掉自已脑袋的海明威曾经说过“一个人必须是这世界上最坚固的岛屿,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仅有的愤怒不应该是摇滚乐唯一的底牌,有良性、平衡、目标明确的心态尤其对摇滚青年至关重要,在斗争中保持快乐的心境,在生活中继续痛苦的信仰,用智慧去寻找刺激,如果青春是脆弱的,那么让音乐和热血来冲刷它的苍白。
我们终不孤独,那些有力量和爱的人也需要支持,摇滚乐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支点,它有时候也有些盲目,可里面冲撞的力量让人着迷,对于摇滚乐来说粗糙已经是种难得的美了。《极度摇滚壹》这辑的选歌是一气完成,大快朵颐,在浩浩荡荡的摇滚历史大潮里,这不是中国摇滚和摇滚的全部,他们是完美和不完美的阶梯,权当管中窥豹吧,《极度摇滚》特辑以后会呈现出更多优秀的摇滚乐给热爱音乐的朋友们……
“我们是伞兵,我们是用来被包围的”,我认同黑板报文艺的这句话,这可能代表着国内摇滚乐迷的普遍心态,是的,我们有些悲哀也有时候绝望过,我们找不到多少能够让自已兴奋的事,我们不看无聊电视,不看虚假报纸,不去卡拉OK,不听流行音乐,不随着无脑主持人娱乐,不拿龌龊取乐,我们不轻易相信各种报道,我们有我们自已的一份喜怒哀乐,我们有我们的表达方式,这些都在慢慢的变形并缩小,最后我们仍然不希望有人来乾扰,而后事于否?我相信有些人是懂得义无反顾的……现在《极度摇滚》特辑愿意成为我们的朋友,成为怒火青春的一个阵线,成为内心呐喊的风暴口。
《极度摇滚》是《非音乐》杂志的副刊,力量与美的非凡结合。“我们终不孤独,那些有力量和爱的人也需要支持,摇滚乐是我们生活的一个支点,它有时候也有些盲目,可里面冲撞的力量让人着迷,对于摇滚乐来说粗糙已经是种难得的美了。”
专辑曲目:
01.Billy Bragg-The Internationale
02.盘古-向后看
03.落-看不见的东西
04.Eternal Tears Of Sorrow-Bride Of The Crimson Sea
05.香蕉皮-一起来吧!
06.Diamanda-Galas
07.废墟与王磊-Improvisatin
08.襁褓-天生的残缺
09.Anti Flag-911 For Peace
10.Donnas-Strutter
11.Dillinger Escape Plan-Calculating Infinity
12.假狱庭-菊花
13.Hyponic -A False Legend
14.阿修罗-突围
15.王鹃-永远的问题
16.Metal Garden-I Wanna Die
下载地址:对应上面的曲目。
摇滚是突破口,在到处布满陷阱的生活中我们靠摇滚去突围。在这个日趋浮华浮躁的社会中,有的是娱乐,献媚。每个人都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却在半路迷失,因为有太多的诱惑,主流的势力教唆我们享乐,金钱之上,什么都商业化,娱乐至死。如果摇滚尚能搔痒你的耳朵,让你听到一些粗糙的真的声音的话,我们摇滚吧,不需坚持什么,我们前进。
--air
下载地址(顺序对应上面曲目):
1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59928
2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0005
3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0077
4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0142
5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0528
6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0578
7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0645
8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0688
9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0716
10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0813
11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0903
12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1029
13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1063
14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1095
15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1154
16 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1189
极度摇滚VOL.1
《极度摇滚》一共有三辑,这是Vol2。
毕竟只有三辑。除了粪狗-让你的青春燃烧,HOLE-pennyroyal tea(nirvana cover live),MOBY-NEW DAWN FADES(REMIX),INCUBUS-drive(live mtv unplugged)是自己写点外,其余的转自Emule。
摇滚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推翻重来。
1 暗室 - 提前的支付
暗室乐队曾经频频出现在《音乐天堂》和《摩登天空》的报道中,那时候他们是中国新音乐的希望之一,很多人对“暗室”那首同名曲久久不能忘却。几年过去了,他们在悄然的成熟,也在不可预测的转变之中。“提前的支付”录制于2000年,带着茫茫然的理想主义,极富感染力的主唱和煽情的小提琴相得益彰,极好的奏响了悲壮的青春舞曲。
不断的回忆带不回我自己,
不停的挣扎赶不去那绝望没有终点没有起点,
这是在哪 没有永恒没有刹那,
还留恋什么
寂寞是那么徒劳的疯狂,
总在没完没了的自恋中丧生爱情是那么古老的东西,
永远都在熟悉的悲剧里上演
哦…… 没有办法
我要品尝这的春天没有办法
我要拥抱这的夏天没有办法
我要收获这的秋天没有办法
我要较量这的冬天
那片坍塌的废墟下面还有多少残留的温情等着我去点燃
那个冰冷潮湿的梦里还有多少死去的心愿等着我去复活
(梅强1999年作品 混沌者工作室最后音频处理)
暗室乐队:主唱及吉它:梅强 小提琴:王琁
--------------------------------------------------------------------
2 粪狗 - 让你的青春燃烧
本身没有听过这乐队,算是第一次听。乐队名字有够不雅,听的第一感觉有点像工兵乐队的《摇滚青蛙》,不过比他们重一点。歌词也是很直接的。朋克,又快又短。网上介绍,他们可能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hardcore乐队。
--------------------------------------------------------------------
3 HOLE - pennyroyal tea(nirvana cover live)
成立时间: 1989 洛杉矶 美国
风格划分: Grunge 、另类摇滚
乐队简介: Hole 乐队主唱兼吉他手 Courtney Love 声名狼藉的口碑一度成为了 Hole 乐队的免费宣传工具,加上乐队本身不错的音乐素质, Hole 在 90 年代初期是一支非常极端的女性为核心的另类摇滚乐队。
其实就算她不是柯本的老婆她也好勇斗狠,也一样大喊。至于名声那部分先忽略,那是音乐之外的事了。
--------------------------------------------------------------------
4 Audio Trffic - Shady
Audio Trffic是生长在香港的英式的独立摇滚乐队,繁忙的工作使他们每星期只有一到两次的排练时间,却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质量。乐队作品多有Adrian及Don构思,灵感来自生活的锁碎片断或是一些电影的故事情节。他们的歌词里面充分表现出唯美的英伦风格,味道十分酿厚,主唱的嗓音和姿态展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醉人的情感,同样是那么英式的唱法,歌曲旋律甚至令人联想起Radiohead。
Audio Trffic乐队:主唱及吉它/Adrian Da Silva ,主音吉它/Don Cruz ,贝司手/Woo Joo Lee,鼓手/David Pun
--------------------------------------------------------------------
5 U235 - 沉睡的殷墟
U235也是一支活跃于1999——2001年的女子朋克乐队,她们在历经了无数的摇滚演出和生活以后,又重新选择了回到生活的原点,和所有那些迷惘但是坚定的音乐人一样,她们也在努力调和着生活和音乐的关系。
你唯一能看到真实的眼睛
已经在真实之前瞎了
你唯一拥有的痛苦的信仰
已经在痛苦之中没了
U235乐队:贝司/主唱 徐丽丽 吉它/刘敏 鼓/王赣
--------------------------------------------------------------------
6 楼下后门 - 倒转的房子
楼下后门乐队来自广东地区,一个奇怪的组合,现在在广州上班过活,这个女主音他们特邀的,并不是乐队的专职主唱,“倒转的房子”是他们的一次偏门之音,童妖的女声清清缭绕,钩起了我们对童年一丝抹不去的苦涩回忆。
倒转的房子
房间在倾倒
我倒在了天花板的上面
时间在倒转
我回到了已忘却的童年
抚摸着儿时的阳光
像是所有的希望又在出现
聆听着儿时的童谣
又让我安睡在天亮之前
我已不能再醒来
一切都留在记忆里面
我已不想再醒来
一切都离开躯体里面
楼下后门乐队:刘晓晖、吴明亮、刘裕周、感谢李婷、及钟威、富春参与录音
--------------------------------------------------------------------
7 Junkyard - Black&Biue
Junkyard(废品收购站)来自上海,其队名Junkyard来自5位乐手都喜欢的著名后朋噪音团体Birthday Party的第三张同名唱片,深收美国80年代初无浪潮音乐与日本先锋噪音派的影响。成军不过二年多,自今年初夏起广受赞誉,有点Naked City的嘶里歇底,有点反摇滚的态势,先锋音乐的无调性构架,完全摆脱了摇滚乐对中国乐手的束缚,其音乐中的高潮不仅仅来自于痉挛式的嘶叫,更多的是发自内心对现实世界的恐惧和诅咒……
Junkyard乐队: 主唱及贝司/MHP 键盘及唱/殷浩 吉它/郭世良、B6 鼓手/Junky
--------------------------------------------------------------------
8 彭为 - 季节
这个污浊的春天,我突然被“季节”所感动,原因很简单,是那些华丽的吉它下面,藏着于无声处的呐喊,是那些含糊不清却突然爆发的愤怒。彭为——一个在湖南株洲求学的音乐青年,音乐并不是他的职业,只是他灵魂上思考的一种方式。是的,我们似乎也在这首歌里听到了木马的些许意味,岁月无痕,留下的又是些什么呢?或许只有些秘密在夜晚流淌着。
主唱/彭为(部分吉他) 贝司、鼓和一些音效/Cakewalk
--------------------------------------------------------------------
9 小肉肉 - 鱼的故事
光说到袁晴就是襁褓还是不完全对的,如果袁晴是乐队里面悲情那部分的话,那么贝斯冉为就是他们愤怒和幽默的来源。而在冉为自组的小肉肉乐队当中,幽默和暗藏的愤怒是他们最大的特色,悦耳的旋律、粗糙的力量和编配还有冉为式俏皮话的歌词,正是他们的主线。“鱼的故事”是成都摇滚历史中很重要的一首作品之一,延续了GRUNGE式的分段爆发,冉为像讲故事一样用鱼的状态隐喻了自己或者一类人的生存特色。咋听的幽默和细听的愤怒和无奈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对歌曲的认同。
我们好象一条鱼,被钩上岸丢进了锅里
以为自已仍然在水里,游来游去,在越来越热的锅里
我真的没有骗你,在越来越热的锅里
我真的没有骗你,我们确实在水里
可这水里已不能呼吸,像是已经没有了氧气
不能呼吸熟透了,像是已经没有了氧气
不能呼吸熟透了,熟透了,我们熟透了
可以吃了
小肉肉乐队:主唱贝司冉为 吉他袁晴 吉他黄谨 鼓手猛含
--------------------------------------------------------------------
10 MOBY - NEW DAWN FADES(REMIX)
Moby,名人了,被誉为电子音乐天才。《New dawn fades》,本身好听的歌,Joy Division的同名歌曲。本人认为Joy Division的原作好听,那种致命的吸引,魅力。之前一直很少听Moby,老是认为他往流行那边靠,人更是商业起来,所以错过很多。纯粹主观意见,remix这首还是很不错的。
--------------------------------------------------------------------
11 《隐患》 - 我会在变成爸爸那样之前死去
隐患其实是白军的个人乐队,他曾经是中国地下摇滚的实干者之一,他那滴着汗水和焦虑的歌词曾经深深地打动了我,尤其是他对底层深切的关怀,那是对同阶层命运觉醒的呼喊。无疑,他看到并敏锐的捕捉到了某些腐烂物的真质,他纵声歌唱,虽然喊不破那些又臭又硬的污垢,但却喊的让自已一次次过瘾。
在暗处他用粗糙的音乐记录了自已的眼力所及,我相信他这些用四轨机录出来的作品并不亚于数吨高级器材打造的录音棚,看着他处处落到实处的歌词,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无法不动容,这是对麻木生活活生生的控诉,无比真实和发人深省。
我会在变成爸爸那样之前死去
我一天天的长大
爸爸一天天的变老
我一天天的变老
爸爸一天天的衰老
我刚学会了生活
爸爸已被生活压垮
我刚感到了痛苦
爸爸已经变的麻木
我不能再走爸爸的那条路
我不能再和爸爸一个样
所以我会在变成爸爸那样之前死去
--------------------------------------------------------------------
12 隐患 - 七十二变2
我以前是一个多么热爱生活的人
我现在却变的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我以前是一个多么诚实的人
我现在却变的虚伪做作
我以前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
我现在却变的冷酷无情
我以前是一个多么纯洁的人
我现在却变的下流无耻
我怎么了
我怎么了
我没有能力去适应这个社会
我只有被这个社会改变
我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
我只有被这个社会吞噬
我变 变 变
隐患乐队:吉他人声白军 贝司和声王馨 鼓郑京津
--------------------------------------------------------------------
13 INCUBUS - drive(live mtv unplugged)
非常喜爱Incubus,最初听是在电视上看到他们的mv《Megalomaniac》,异常精彩。他们是伟大的funk-metal乐队,而且风格很多变,有用中国民族乐器弹奏的《Transmission》为例。这首unplugged比较静,可是一样出彩。
It's driven me before, it seems to be the way
That everyone else get around
Lately, I'm beginning to find that when I drive myself, my light is found
Whatever tomorrow brings, I'll be there
With open arms and open eyes yeah
--------------------------------------------------------------------
14 Unwound - Scarlette
或许是独立摇滚音乐上最为精致的团体,Unwound 擅长于将稠密的爆破和弦进行回授再混合了Sonic Youth式的噪音和惊人的充沛能量,足以和Fugazi抗衡。他们1991年在Olympia的一个小镇成立,Unwound现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三人组。之后鼓手Sandeno离队,并在1995年在unwound自己的厂牌Punk in My Vitamins下发表自己的同名大碟。
Unwound的首张专集是Fake Train发表于1993年,由Kill Rock Stars(杀死摇滚明星)出品。之后,乐团以每年一张的速度发行了三张唱片,欣喜的是他们从没有脱离具有刺痛感的旋律和严谨的歌曲结构,他们终年痛苦,却是那般狂热地活着。
--------------------------------------------------------------------
15 《木马》- 我失去了她
木马曾经是很多人的挚爱,尽管后来他们曾经一度沉寂着,谁都不知道他们干嘛去了。一晃三年过去了,是的,木马这次仍然是内敛的,带着无以掩饰的美,悄然而至。人的一生中要失去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不要丢掉青春和爱。
我失去了她(献给欧阳)
一片落叶飘上窗台
一颗糖在嘴里溶开
一首情歌在结束中
形成了
悲伤的时光
她忧郁的眼神
从我脸上移开
我失去了她……
以整个舞台的灯火
照耀 一张脸的模糊
那就像是我的灵魂
形成的
卑微的敏感
节目的清单
梦想的光彩
我失去了她……
你疲惫的向我走来
像刚从一场游戏中离开
游戏里有奢华的欢畅
孤寂时
就愈发的伤感
游乐场情爱
奇妙的短暂
我失去了她……
怎么你在哭泣?
怎么你也失去了?
唉 你的年华!
木马乐队 主唱/吉它/木玛 贝司/曹操 鼓/胡湖 健盘/冯雷
--------------------------------------------------------------------
16 CATHERINE WHEEL - wish you were here(pink floyd cover)
有很多个不同乐队版本的《wish you were here》,有不同的精彩之处。不同的乐队,一样的摇。
专辑曲目:
01 暗室-提前的支付
02 粪狗-让你的青春燃烧
03 HOLE-pennyroyal tea(nirvana cover live)
04 AUDIO TRFFIC-shady
05 U235-偷
06 楼下后门-倒转的房子
07 JUNKYARD-black&biue
08 彭为-季节
09 小肉肉-鱼的故事
10 MOBY-NEW DAWN FADES(REMIX)
11 隐患-我会在变成爸爸那样之前死去
12 隐患-七十二变2
13 INCUBUS-drive(live mtv unplugged)
14 UNWOUND-scarlette
15 木马-我失去了她
16 CATHERINE WHEEL-wish you were here(pink floyd cover)
下载地址:
part 1: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1296
part 2: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1313
这是极度摇滚的最后一辑VOL3,像大多数的摇滚杂志一样,这个非音乐的副刊出到第三辑就断了。现在很多人都误解摇滚,而且将其流行化,将其当作幌子,作秀,让人失望。一切委靡不振,或一切往死里奔;未来1984,或美丽人生;虚伪献媚,或真诚独立。我们不单唱歌的形式,还要唱出我们的态度,摇滚的态度,对生活的态度。摇滚是内心的直接情感表达,是对梦想的真挚追求,是特立独行。讲多了谁又会听,不需太多语言,脚踏实地的走着路便行,始终一天你会跑起来,继而飞向蔚蓝的天空。
摒弃伪摇滚,表达真内心。
专辑曲目:
1 冯昊(北京)——2002.7.23——选自专辑《声音》(未发行,2002)
2 庞文龙(兰州)——两只山羊——独立电影《谁呀》片尾曲(2002)
3 万一&T.M.D.乐队(北京)——诗一样地射了——选自将发行的专辑《拉链门事件》(正大国际,2005)
4 Slitheryn(美国)——Lost——选自同名EP(demo,2002)
5 张浅潜(西宁北京)——倒淌河(demo,1997-2003)
6 Vialka(法国)——Pas Joupi——选自专辑Bon Voyage(自制bootleg,2003)
7 JPDS(比利时)——Death Of The World——选自专辑Light Sleeper(Beuzak Records,2002)
8 Bo-n'z(日本)——Hagemaase——选自专辑Zurumuke Power(demo,2003)
9 Seens(冼文光)(马来西亚新加坡)——Surfing(飞行)——新加坡电影Eating Air(《吃风》)插曲(1999)
10 Thaitanium(泰国昆明)——Thairiders——选自专辑Thai Rider(未发行,2002)
11 Thaitanium(泰国昆明)——Come With Me Skit——选自专辑Thai Rider(未发行,2002)
12 刘以达(香港)——Screaming Hong Kong 93——选自合辑Om Ma Ni Pad Me Hum - What Sound Vol.2(Sound FactoryNoise Asia,1993)
13 Ronez(桂林)——Fog(demo,2003)
14 718(新疆北京)——不渔 I——选自专辑《不渔》(未发行,2003)
15 Sabot(美国捷克)——Resurrection——选自专辑Somehow, I Don't Think So...Vice Versa(Broken Rekids,1996)
16 王凡(兰州北京)——以身相许——选自《斯巴达》小说朗诵会配乐(1995-2002)
17 隐藏曲目(颜峻+fm3)
[/td]
下载地址:
part 1: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4126
part 2: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4218
part 3:http://ishare.iask.sina.com.cn/cgi-bin/fileid.cgi?fileid=2064266
艺术者的视角永远着迷于事物的混乱与扭曲,以本末倒置为乐趣,音乐可以“静止”着去想像,绘画也可“流动”着去聆听。声音碎片是有空间感的固态缠绕意味的乐队名称,是绝对的“痴迷”。迷的表情和神经质的内敛宣泄,以不断地重复做铺垫。
所谓“后摇滚时代”,是由表现形式上的激烈尝试经过沉积和洗炼,转化为内敛的漠然。当然不是真正的漠然,石头的硬与纷飞的音符无法遮盖炼狱的真实,爆破前的沉寂,是走向慢性自杀的过程。与初期摇滚乐的英雄主义崇拜相异,抛弃张扬,不要浮夸,只演绎音乐的精髓,享受聆听的快感。
声音碎片是适合在假寐时幻听的音乐,相似于酒后微醺的视角,噪音轰鸣后的声音回放,昏睡中进入的空白地带,纷乱的碎片呈多种形状,朝一个方向无规则游离。重复再重复,衔接处连停顿都是小结构的律动。似水的特质,静止的、流动的、滴水穿石的、激流澎湃的,所有可能性若隐若现。
音乐的画面感是极简单的,过多的想象显得多余,吉他在同一音准上多次重复,恰到好处的出现和隐蔽,留出空白便于听觉缓冲;贝斯的低调配合,加上鼓的平稳与声嘶力竭互换的节奏冲动;主唱的声音成了配合旋律的附着物,个人魅力是潜藏于声线的律动中的,表现方式也是有节制的动荡,理智地放纵。不过于突出任何一种表述声音,似荆棘鸟歌唱前的一次次短暂且缓慢的刺痛,最终是要扑向激烈的未知。
不想用自恋这个字眼,因为已经泛滥。艺术者的自恋与生自来,毋庸置疑。解构这样一个有特色的乐队,无需拿痛苦与单一的喧嚣等极端方式来阐述。摇滚乐该到需要成熟的时段了。
或者有人认为这样的音乐与RADIOHEAD相近,他们对此评价心态平和,既不沾沾自喜也不虚伪着不屑一顾,只做自己认可的音乐,这是最真实的自我宽容。RADIOHEAD有太多纷乱的音符,是高贵的悲凉,有空中楼阁虚无缥缈的影子,然而过于表现的音符和个人魅力,元素的多元化,是张扬的凌乱,促使意象过多,易叫听者消化不良。
梦境的凄美与身体的刺痛是矛盾的二元对立,尽管声音碎片在音乐创造与制作上没有丰富到完美,但却拥有完整的音乐概念及被轻易激发共鸣的微妙煽动能力。象水乳稀释分解的过程,解析不一定需要复杂,简单的形式再加上类似生理周期的循环反应,与身体有关。不要填满音符的空间,为想象力预留位置。
歌词传达的是宿命的气息,敏感是在坚硬的包围之中,“内部”一词的重复使用是两个“我”在没完没了的游戏,并且乐此不疲直到疯狂成歇斯底里。再从清醒、自我解剖、莫名的恐慌到无奈的自欺与投降,如此的循环往返,是疯癫和正常的玩笑对话,是两者错位后无以复加的病态呻呤。
隐痛从不需要理由去解释,或是有太多理由却无法诉说。这就是声音碎片给你的音乐,用语言无法解析的另一种力量。
木推瓜——被烈火释放的囚徒
不等我们从惊悸、迷狂中回神,不等我们从暴风雨中抽身靠岸,天,突然就晴了,野渡无人,但这破败的山水、枯萎的四季,这残局值得下注,这悲剧经得起高傲和屈辱的反复挑剔。才两年就解散,留下九首歌:《鸟人》、《哆嗦哆》、《钢铁是怎样没有炼成的》、《看也不敢看》、《拼了音》、《悲剧的诞生》、《我像谁》、《我的四季》、《我谦虚死了》,还有一两首来不及为人所熟知。留下刚好够一张专辑的作品,但这张专辑或许永不会录制了。我再也找不到那盒夹着一张纸片(写着6首歌的歌名)的早期小样,这个纪念太迟,兄弟,但愿是太早,对我来说这是一支最难言说的乐队,就像它古怪的名字——“木推瓜”——一样无从解释,在无意义的背后却有无数双手在撕扯着什么。在左小祖咒和舌头之后,木推瓜和诱导社继续强化着音乐和本土经验的血性和觉醒,继续撕烂《读书》杂志的“中国摇滚破产论”,撕烂精英的清高。
这个时代的精英或伪精英,或者说任何时代的精英或伪精英,或者说任何一个做爱或者钉钉子的人,都不外乎面对这样的两难:是“向上,再向上一点”还是“向下一点,再向下一点。”(参见尹丽川诗《钉子》)。上帝保佑大家都灵肉合一吧,既愤青又小资,既布尔乔亚又波希米亚,既崇高又放荡,既有波又有脑,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两结合,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跑步进入理想社会。
但是,仍然有人甩到流亡的路上。兄弟,这条路未必是去丽江或者西藏,它通向光荣或虚无。流亡?我真不想用这个文人气十足的词儿,我要像抓老鼠一样拎出这个词:忏悔。老鼠般在墙角撒尿一样忏悔,在猫头上撒尿。竟然有一种“忏悔”是撒向别人的一泡尿。假模假式的道德优越感,舔镜子的自恋狂,在酸B文人争相把“忏悔”、“耻辱”像护肤霜一样往脸上狂抹的时候,再使用这样的词竟然需要勇气,但宋雨吉吉仍然半开玩笑地自称极有可能改名“木推耻”,并将木推瓜的“创作资本”归为:“85%的真、善、不忍、爱(有点害躁)、耻辱,15%其它(大部分为虚荣)。”假如有多一些的虚荣心,宋雨吉吉不会解散乐队,假如少一些耻辱感、无力感,木推瓜也未必能有如此强大的尊严和力量。
我把野兽的悲凉演示给你们
你们就以野兽的罪名拷打我
我和春天有个误会,我一争辩就凋谢了
我和你们有个误会,我一出生就窒息着忏悔
不是野兽的凶猛,而是野兽的悲凉。木推瓜不只是像我们很多人那样恣意喷洒热血,他们还埋首于悲剧的舞台上,那一滩白白地凉下去的血,冷血。这支乐队身上似乎缺乏大炼钢铁的强悍摇滚意志,缺乏征服欲和功利心,缺乏直接的政治诉求,缺乏道德、荷尔蒙和智商的优越感,他们只是将内心的磨难百折不回地演示出来,绝不是自怜,不是对个人情绪和青春伤逝的无限沉溺,是悲悯和反抗、社会批判和自我拷问的混合,是人之为人的耻辱、脆弱,是一个粉身碎骨的人绝望但坚执的呼号:“钢!钢!钢钢钢钢钢钢……”
铁渣的时代啊
钢铁是怎样没有炼成的
木推瓜制造了中国摇滚最令人不安的声音。我必须像捉奸一样将“唯美”这个词从小资青年的床上拎出来,对这个搔首弄姿的娘们儿我早他妈腻味透了。唯美,动不动就唯美,动不动就假高潮。这个时代的人太懂得有程序地制造情调:什么时候呻吟,什么时候尖叫。但是宋雨吉吉 一上来就吊起嗓子,杀千刀的假声一路砍瓜切菜,先是让你不爽,继而是震颤,最后是一遍遍的回想,仿佛要在一首歌的5分钟,找回遗落的所有尊严。
木推瓜绝对不唯美,而且也不够噪不够猛,只能归于真正的另类,考验乐评人的时候到了,但我打算举手投降,我找不出半个术语来形容他们的音乐给他们归类,后朋克?后歌剧?算了吧,再这么后下去还不如说后街男孩。木推瓜的音乐元素四分五裂,就像其成员天南地北,风马牛不相及,沉猛的贝司真不像发自那个在台下兴高采烈的海南小个子陈创远,鼓手是舌头的李蛋,他对木推瓜的感情不下于舌头,他比在舌头时更细腻(听听他的镲片!),至于发福、老成的贵州人张方泽,和Black Francis 一样,看上去怎么也不像个吉他手,倒像个士多店老板,他的吉他也有Black Francis的神韵:爽快的旋律和突如其来的噪音风起云涌,这个胖子在台上总是目中无人痛苦不堪的样子,仿佛他触及的不是吉他弦,而是一道结了痂的又痛又痒的伤口。当然,这样一幕幕厚重的大戏少不了键盘的呼风唤雨。而宋雨吉吉 ,这个人在台下还好好的、笑嘻嘻的,转眼到了台上换了一个人,这个怒目圆睁的炼狱般的悲剧主角,他尖厉高吭的号呼终将散兵游勇集结为千军万马,一次又一次地,向屈辱而又神圣的祭坛冲去。木推瓜的现场更像一幕幕悲剧的展开,没有哪支中国乐队像他们这么戏剧化,不只是戏剧化的假声,木推瓜多数作品都有着相似的戏剧性结构,情节紧张,悬念出人意表,都是为了涌向最终的结局,最终的高潮——残酷的、隐蔽的真理大白于天下。
中国摇滚乐发展历程
中国摇滚乐真正开始的时间在80年代中后期。虽然早在70年代,"摇滚乐"这个名字就已经传到了中国(林立果曾经说过:"西方有个摇滚乐。"),但中国人对它的了解大多也仅限于这个名字而已。真正标志着中国摇滚乐诞生的是崔健在1985年推出的第一首成名作《一无所有》,从此以后,摇滚这样一种鲜活而多样的音乐形式便开始了它在中国土地上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国十几年的摇滚史可以用几个比较响亮的名字来书写,崔健毫无疑问是中国摇滚第一人,此外还有张楚,许巍,郑钧,黑豹乐队,窦唯,唐朝乐队,何勇,苍蝇乐队,超载乐队,麦田守望者,鲍家街43号,等等。
"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构成了新中国转变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此之后,共产主义思想对于中国十三亿民众来说已经越来越失去其统治意义上的重要性。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文化思想,这种思想以一群文化界和商业界的精英份子打头,主张跨越地区沟壑,消除政治分岐,将大陆、港澳、台湾三地的文化相融合,突出‘大中国'的华人文化特色,同时保持传统的孔夫子主义价值观,并将这种文化价值和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新思维下的行为模式以中国为范例:在开放市场、吸引外资的同时,不忘封锁西方卫星电视频道,抵抗西方文化思潮的‘侵入'。"13)Jeroen de Kloet在该文中认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摇滚试图探索一种新文化的新路线,这种新路线与"由家长和学校灌输的英雄和榜样模式迥然不同"。他认为大多数的中国摇滚乐歌词表达的是私人情感,如惶恐、希望、孤独等等,而1989年的运动激发了这种个人情感的表达,虽然大部分摇滚歌手并没有亲自参加当时的运动。
1989对中国人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中国的知识分子。最初的摇滚艺人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很难说是属于知识分子的一部分,但是在他们的音乐中我们也很少能听到多少涉及政治的内容,这与西方摇滚乐那种彻底的反叛和斗争性是不同的。中国摇滚乐更注重的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或者说是个人对生活、理想、社会的那种独得的理解。中国摇滚第一人崔健在接受采访时就曾明确表示过,他的音乐不是可以用反传统来概括的,而且中国的摇滚与政治也并不一定就要你死我活。"我觉得我的音乐非常简单,它是反对一切让人们丢失了自己的东西。"14)崔健的这段话代表了中国大部分摇滚艺人的心态和创作目的。超载乐队主唱高旗在1995年接受的一次西方采访中说道:"89年以前我们是理想主义者,89年以后我们变成了现实主义者。89之后,许多东西都变了。我变了,我的音乐变了。一些人还在写一些政治性很强的歌曲,但是这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现在我主要写一些反映自我生存状态的东西"15)所以说,中国摇滚乐并没有像一些西方学者所期望的那样,作为一种对社会主义的反抗与颠覆力量而存在,它顶多是"一种潜在的反政治力量,却也与政治遥相呼应,互为依附"。这也是Jeroen de Kloet该文的主要论点。
所以,对中国的第一代摇滚艺人来说,中国文化上的十年浩劫还刚过去不久,80年代末的那场噩梦又接踵而至,于是他们心中充满了对社会的不信任和对未来的迷茫,这种精神的苦闷状态在他们遇到了摇滚乐的那一刻便找到了发泄口,摇滚的反叛形象和它那震耳欲聋的嘈杂乐声顺利成章的成了他们肆意宣泄的通道,成了他们掩盖内心虚脱感的最佳手段。这个时期的代表除了崔健以外,还有王迪和七合板、不倒翁等乐队和歌手,他们可以说是中国摇滚乐的第一代。
何鲤曾在《摇滚"孤儿"——后崔健群描述》一文中对崔健及崔健以后的中国摇滚做过分析。他认为,"对于崔健来说,个人/历史是永远沾连在一起的,个人的经历被转化为历史仪式的一部分,个人的故事被书写为一种历史记忆,其音乐文本与自80年代初期萌现的新时期纯文化(小说、诗歌、戏剧等)遥相呼应,以摇滚的形式表现了那一时期的两个特定主题:对文化大革命的否定和对于自我的重新命名,这两个主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在那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多重运作中,崔健扮演了一个神样的启蒙者角色,他所有的努力便是将一群人从主流/集体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在这一意义上,崔健的非主流话语表达的却是那个时期文学与影视的主旋律:它们在对於意识形态的抗争中同样充满了超负荷的政治符号,它们希望夺回天赋的作为个体的话语权与自我表述权,其结果却是只能用尽所有的符号系统与思维方式表达已为历史/革命所阻绝的个人记忆。"16)
"而后崔健群不一样,他们从小接触的并非革命歌曲,他们的最为直接的精神食粮是改革开放后潮水般一涌而入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他们的文本较少具有意识形态的实践意义,历史对於他们更像是一场只可远观的舞台剧,他们面对的是文革的"冰川纪"(语出北岛诗《回答》)之后的商品经济与工业后工业混染而来的疾风暴雨,面对的是一种纯然的个人经验的艺术转换,是形式的游戏和欲望的狂欢,是残片拼合基础之上的寓言,是与时装、广告、歌厅、卡拉OK、游戏机、小剧场话剧、多媒体一同到来的都市新消费,是在极端个体化的摇滚精神和工业化与公共化的大众传播时代相挤压的畸形产物。"17)因此后崔健时代的中国摇滚在纯个人的话语空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们通过摇滚所吼叫的,所反抗的,所欲打碎的东西,变得越来越琐碎和混乱,他们的愤怒越来越不需要理由,他们需要的只是愤怒,于是摇滚变成了"污秽的诗篇",它越来越"迷于对於自我语言的玩味之中,在这类文本中没有传统艺术的及物世界或转喻世界,超文本的彼岸消失了,摇滚文本成为一座自我封闭的孤岛。"而"在纯个人话语的空间中,你难以找到任何一种同一性与延续性的观念。相反,我们只感到了风格的杂芜和意念的混乱。"当荒诞成了唯一的主题,它也就成了唯一的被消费对象,也许这是Punk和Grunge的精神,但可怕的是,如果我们的摇滚艺人在浮快的学习和模仿中,只是学会了那些表层的愤怒和盲目的摧毁,只是学会了无比的自恋,只是学会了长发、毒品和滥交,那么这无疑又是可悲的
张楚
在北方的古城西安,先后横空出世了张楚、郑钧和许巍三位音乐人,而其中最让人心生隐隐之痛的就是张楚,就因为他有孩子一样单纯的眼睛和性情。最近一次听到他的消息,都已是去年夏天,为纪念张矩去世十周年而参与的《礼物》合辑的活动。他除了与朋友们共同完成标题曲《礼物》外,还奉献了一支电子单曲《变形记》。可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他的新专辑仍是杳无音信,这怕是让一些忠实喜欢他的人也放弃了期待,也使我带着疼痛感开始对他的无限怀念。
在浮躁的今天怀念张楚,似乎显得不合时宜,自言自语。现在北京的摇滚乐迷对朋克都开始疏离,而一头扎进死亡金属或黑色金属的轰鸣和生猛中去了,更不用说早被唾弃的重金属。在这种环境下,由谁还会去惦记张楚的城市民谣,我对此毫无信心。而对于时下追捧完周杰伦后又陷于超级女声的迷恋不可自拔的孩子们,我连想都没有想过他们中间是否有人听说过张楚这个人。尽管如此,但当你发现纪念流行音乐或摇滚乐二十年之类的噱头的同时,发现一通怀念张楚的文字,便自当觉得这怀念也恰逢其时。在中国摇滚乐的历史脉络中,张楚是永远不可能被割除的重要一节。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一个好的民谣歌手也应该是一个好的诗人,一个切合时代、有思想深度的诗人,无论从行为轨迹还是歌词文本上看,张楚无疑就是这样的人。
张楚能达到诗与歌的完美结合的高度,这与当时的文化大背景和他自己的觉醒是分不开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像15、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充分自由发展的时代。每一个青春在此间停驻并经过的人,再次面对“八十年代”的命题都无法释怀,并被很多这样的人无以复加地将其修饰以至神话,以至让无数后来者通过他们带有浓厚个人感情色彩的叙述也开始对“八十年代”无限憧憬并发出生不逢时的感慨。八十年代文化大背景,最显著的徽征就是诗歌与思想的弘扬和个人自由的彰显。这一点,高晓松在纪念版《青春无悔》的文案中也有映证。他说,“那个时代”是白衣胜雪的时代,是写一首好诗比如今唱红一首歌更受追捧的时代。张楚进西安的高校时正是这“白衣飘飘的年代”后期。但是他中途便退学,只身前往思想风暴的中心——北京。混迹于北京师大的校园诗人伊沙、侯马等人之间,由于张楚与伊沙是西安三中的同窗好友,当时的张楚便住在了北师大的宿舍里。值得一提的是,与张楚同宿舍的还有如今的导演施润玖,他就是后来帮张楚拍《姐姐》MV的导演。张楚与这帮中文系的哥们混在一起,耳濡目染,文学自然为他作音乐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或者,音乐与文学在张楚身上从来就没有分开过。在这期间,张楚曾远赴云南,专门拜访当时的先锋作家马原似乎可以说明一些什么。张楚也就在这颠沛困苦的生活中历炼而出《太阳车》等早期作品。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冷遇并没有机会发表,因而也没有多少人知晓。直到张楚成名后才得以出版弥补了缺憾,也让我们能够认识一个比较完整的张楚。
张楚被广为人知,是从《姐姐》这首歌被收录在磨岩唱片出版的合辑《中国火1》开始的。这个机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如果说在崇尚诗歌与个人自由的大文化背景赋予了张楚内在潜质的话,那么,北京摇滚圈的形成这一小背景是成就张楚的外在动力。自从1986年,崔健在工体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上吼出《一无所有》后,就点燃了中国摇滚的星星之火。北京开始玩摇滚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看哪里有乐器就往哪里去。他们就这样扎堆地整天聊音乐玩音乐,最终孕育出中国早期的一批乐队。七合板、不倒翁、唐朝、黑豹等不同音乐风格的乐队接连破土而出。这些乐队的成员也几乎是当时扎堆研究音乐的朋友排列组合而成。这些人与乐队的出现和相互交流,俨然已形成北京摇滚圈这一奇观。相较于磨岩唱片介入后的北京摇滚圈甚至整个中国摇滚环境的变化发展,已成为再也回不去的家园,摇滚圈形成期成为永远挥不去的经典记忆。它没有商业的介入,有着与孩子一样的纯粹干净。正是没有功利的驱使,《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专辑及黑豹与唐朝的同名专辑里面的歌都是真实感情的流露,都有着深刻的切肤之痛。因而这些作品自然也成为经典之作,成为中国摇滚乐的奠基之作。也正是北京摇滚圈的形成及形成过程中创作出的好作品,让一些唱片公司甚至国际唱片公司看到了中国潜藏的巨大音乐市场,大量资金开始投入到中国大陆。显然,眼光深邃捷足先登
的是滚石唱片公司,隶属于它旗下的磨岩唱片几乎包揽了早期摇滚作品的所有版权。从这一点看,商业的介入是积极的,它让这些早期优秀作品有了见天日的机会,也让张楚不至被埋没。尽管张楚在《姐姐》之前和北京摇滚圈的人似乎没什么交往,但是坦率点说张楚是受益于他们的。
前不久,被众人戏谑为“仙人”的窦唯在上海骂了丁武后,在接受《南都周刊》杂志采访中又对原磨岩唱片的张培仁大放厥词,说张是专利用他人达成自己目的而不露声色的阴谋家似的人,还建议媒体去查张的真实老底,他猜测张有上通官府、下结恶党之嫌。窦唯对张培仁的微词是基于磨岩当年在中国内地创造的摇滚盛世。窦认为这种摇滚盛世为中国大陆沦为港台音乐殖民地打下了基础,也使摇滚圈变得肮脏和人心不古。窦唯的偏执正如他的聪明一样是众所周知的,我们没必要的将别人的评论再进行评论,商业化的争执也早已过时。但是有一点也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磨岩唱片确实把中国摇滚燃烧成熊熊烈火,让更多的热血青年投身到摇滚事业去,以至成为今天的摇滚明星。这一盛世的显著表征就是开创“新音乐的春天”的“磨岩三杰”风靡全国(包括港台),而张楚即是其中一杰。
“1994年的春天,空气里有一种富裕的气氛,每个人似乎都站在一场洪流之中,等待着来自欲望的冲击。”张楚企图用专辑《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里面的音乐,“努力地保存一些人们将要失去的、美好珍贵的记忆,让人们重新发现活着的价值。”
在人们纷纷奋不顾身纵身跃进金黄色的物欲河流后,张楚没法在时代进步的洪流中唤醒渐趋麻木的人民,这和麦田里的守望者在悬崖边没能阻挡坠入深渊的孩子一样,都是失败的。张楚置身于喧闹嘈杂人群中间,只能点一支烟沉默片刻,然后掐断半支没抽完的烟转身离开。但我相信,他把美好的记忆保存完好,还让一些人在固执地恪守那一点点浪漫的纯真和质朴的真诚。
张楚的音乐就像荒漠中的沙洲,只是太多人看到沙洲中“孤独”的牌坊后逃也似的离去,他们很世俗地断定这里没有自己想要的甘泉。或者曾经孤独过的人,他们在这里会暂时歇息一会,也许还会被感动一阵,但不过多久,他们仍会启程上路,继续循于世事插科打诨嬉笑怒骂不亦乐乎。
在“思想的芦苇”和“乞食的猪”之间,我们将如何选择?在精神的匮乏和物质的诱惑面前,我们将怎样面对?噢,我的哥们儿,答案在风中飘扬。你知道,我们只是一只皮肤黝黑的蚂蚁或者一只飞在被拍死在飞往纱窗的路上的苍蝇,刚刚送葬完自己的童贞,准备找个赵小姐,躺在苍白如停尸房里死人睡的床单一样的床上生儿育女,正确的浪费剩下的时间。生命之轻,我们无法承受。
听张楚的歌,总让人的心肝疼痛,不管他的语气和情绪是被克制的多么淡定,还是他的感情阀门被冲开后的一泻千里。这种感觉是真正经历过痛苦和漫漫长夜的人才可以表达出来的,是真正经过忍耐和冷静思索的人才可以捕捉住的。张楚像是孤独的跋涉者走到很远很远后又回到大伙中间,把理想照进现实,把腿扎进泥土里。这样做出来的音乐,自然充满了人肉的味儿,同时也吐露出大彻大悟的智慧和心怀悲悯的博爱。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写给在城市里挣扎而失去方向的人,写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孤立无助的人,写给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怀才不遇的人,这里面有你,但你不承认。在欲望丛生的城市里,每个人都把心锁在固若金汤的围城里,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但你还是不承认。我们就这样在拼命的奔波中忘记来时的路,在奉承迎合中丢失我们的童贞。我们的理想在哪儿呢?那一片金黄的麦田在哪儿呢?我们还是什么都别说,也不要哭泣,静静捂住疼痛的胸口,别再让纷扰的世事磨蚀它,把它保持成鲜亮的红色。让我们努力地去相信这世界还有爱,去相信这世界还需要理想,去相信这世界还有去相信的人。
我相信张楚现在还是跟孩子似的,一直在玩,一直在跟自己玩。我就有时在夜深人静时找他说说话,有时却在烦琐的世俗忙碌中找不到他。我不知道他又跑到哪里玩去了。我当时有点急了,于是满世界去找。我逢人就问,可是很多孩子都说不认识,也有一些年纪稍长的孩子说有点印象但记不起来了。我当时有点慌了,却茫然不知所措。当我疲惫地回来,打开孤独的大门,发现他早已坐在里面等我多时。
张楚在1997年又玩出一张专辑——《造飞机的工厂》。可是这张专辑并没得到乐评人和听众的认可。反而让他们觉得,在地下摇滚搞得如火如荼的时刻,张楚是不是该谢幕了。我是觉得,在诗歌的时代被普遍认为结束后,能听懂张楚的歌的人越来越少,张楚也已在诗歌里沉浸太久。
我是在北四环边上听着张楚的歌并注视着路面的车水马龙和对面新浪的摩登大楼抽完最后一支烟的。我一会儿看车楼,一会儿听张楚,我觉得,看车楼时我离世界很远,听张楚时我离世界很近。
姓名:张楚
1968年10月生于西安.有人说他是中国最寂寞的歌手,因为他从小四处飘泊流浪,有人说听他的歌特别感伤,因为歌声浑厚苍茫。他大部份歌曲创作的时候都是走在路上。
10岁那年第一次离家出走,17岁考入大学,后又辍学。
1987年只身来到北京。
1988年录制了早期作品《西出阳关》《bopomofo》等歌。
1991年参加《中国火I》的录音,唱出那首广为流传的《姐姐》。
1993年,张楚与中国火合作录制个人专辑,同时,1988年的作品以《一颗不肯媚俗的心》为名发行专辑,这对其新专辑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1994年张楚与窦唯、何勇并称魔岩三杰。
同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专辑发行,这张专辑了没有《姐姐》那样令人陶醉的伤感,更多的是对内心的抒发。专辑中的歌曲的旋律极具无规律性。
1994年12月12月与窦唯、何勇、唐朝乐队赴香港“中国摇滚乐势力”演唱会。从此掀起来中国摇滚最鼎盛的一个时代。
1997年张楚的第3张专辑《造飞机的工厂》发行。
专辑
专辑名称::《一颗不肯媚俗的心 》
发行公司:魔岩文化
出版时间::1993-01
专辑曲目:
1、西出阳关_张楚
2、走吧_周思雨
3、BPMF_张楚
4、北方过客_ 张岭
5、将将将_张楚
6、爷爷奶奶的故事_董虹 万小源
7、一鸣惊人_张岭
8、太阳车_董虹
9、一生祈求_卫华
10、失落城堡的居民_张岭
专集名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歌手:张楚
发行公司:魔岩文化
发行时间:1994年
专辑曲目:
1.上苍保佑吃饱了饭的人
2.冷暖自知
3.和大伙去乘凉
4.蚂蚁 蚂蚁
5.厕所和床
6.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7.爱情
8.赵小姐
9.苍蝇
10.光明大道
专辑名称:《造飞机的工厂》
歌手:张楚
发行公司:上海声像
推出时间:2000年
专辑曲目:
1.卑鄙小人
2.动物园
3.吃苹果
4.混
5.结婚
6.老张
7.棉花
8.轻取
9.跳
10.造飞机的工厂
单曲
《姐姐》 收录于《中国火 壹》
《认识了》 收录于《中国火 贰》 1996年8月
《我的睫毛快被你吹掉了》 收录于纪念张炬双专辑《再见张炬》 1997年5月
《这么大》收录于《中国火叁》 1998年10月
《变行记》收录于《礼物》2005年
语录
我是坏人,我在一点点地变好。
魔岩三杰——该结束的都应该结束了。
当年的摇滚是种滑稽,一种带有喜剧情节的黑色幽默。
摇滚还是要表达些什么,达到些什么,而我现在什么都不想表达。
我活着却不再摇滚。
我是一个在悬崖边打秋千的孩子。
1972年谢天笑出生于山东淄博,自幼学画,因受家庭影响。1981年开始学习京剧,并随剧团多次参加演出。1991年只身一人赴北京发展其音乐事业。1994年为电影《越南姑娘》创作歌曲“你不象”及电影音乐。1995年在《摇滚北京》中发行单曲“诉说因果”。1997年,组建冷血动物乐队,乐队成员由主唱、吉它手、谢天笑、贝司手、李明、鼓手梁旭三人组成。后更换鼓手武锐。1999年与京文唱片公司签约。2000年出版发行首张专辑《冷血动物》。该专辑自出版发行后,乐队在中国大陆地区连续进行了一系列的巡回演出,其中包括上海、昆明、青岛、北京、南宁、北海、淄博、武汉、西安……等大中城市,受到歌迷的狂热推宠。唱片销量更是达到TAPE—150000盒,CD—20000张,(不含盗版)。在台湾地区的版本,销量达到5000张CD。被大陆媒体称为“中国摇滚土壤里绽放的奇丽花杂”。
2001年出版单曲“就在这里”后,乐队更名为“谢天笑和冷血动物”,并赴纽约发展。
2001年到2002年之间乐队曾先后两次应邀参加在德克萨斯,旧金山的South by Southwest公司举办的SXSW(南西南)和Mendocino音乐节。其间更换鼓手大卫(David)演出大获成功!引起美国媒体的关注。《奥斯订美国政治家日报》Austin American-Statesman Daily、德克萨斯电视台、Austin Local CBS affiliate evening news、美联社、时代周刊TIME、NBC电视台,旧金山音乐台等多家美国媒体都对乐队进行专访和报道。
曾经为麦克儿、杰克逊、Michael Jackson “Dangerous”(危险)及麦当娜Madonna “Like A Prayer”、 “Truth or Dare”等世界顶级巨星担任过音乐及MTV制作人,并11次获得各种葛莱美奖项的美国著名音乐制作人Bill Bottrell 曾极力推荐谢天笑和冷血动物赴美发展。
“谢天笑和冷血动物”乐队,以三件最原始的乐器,吉它、贝司、鼓、营建出低迷狂暴的音乐幻梦,Metal、 Punk 、Ska 、Hardcore 、Grunge……及中国民族音乐的营养成份具在其中,令人在吃惊的张力与暴发力中强烈振憾!并将其特力独行的音乐风格推向极致。
现乐队成员:
主唱、吉它手谢天笑
贝司手、国囝
鼓手、赵魁
秋野
子曰乐队主唱。这小子把全中国玩摇滚的人给吓着了,原来摇滚还可以这么唱。源于西方又不同西方,民间戏曲是大家给子曰的定位。如果你看过现场,就知道唱片并不能代表他们音乐的全部,我指的不是奥体演出,而是小型演出。听听《玩的高级》,《二八月》,《北斗啊北斗》,你会知道秋野是个怎样的歌手。
子曰乐队乐手阵容:
主唱BASS:秋野
吉 他:纹麟
鼓 手:陆勋
采 样:张咏(和声)
子曰秋野乐队事记:
1994年 秋野命名组建“子曰乐队”并开始在北京地区频繁活动
1995年 年春“子曰乐队”逐渐成型,先后发表了作品《磁器》、《乖乖的》、《白皮本》等歌曲,作品以单曲形式被收录在多个摇滚音乐合辑中
1996年 子曰乐队的第一场正式演出在日潭公园与崔健同台
1996年 夏签约北京东西音乐艺术制作有限责任公司,由崔健出任监制录制了乐队首张专辑“子曰”《第一册》,1997年4月由京文音像公司发行
1998年 《第一册》被评为“中国十大最佳摇滚专辑”及最佳制作奖,其中单曲《相对》荣获同年度“国语十大原创金曲”奖
1998年 “子曰”更名为“爻释•子曰”与崔健所在东西公司解约并成立爻释音乐制作公司
1999年 在法国使馆举办的法国音乐节上作为受邀的唯一一支中国的摇滚乐队参加了演出
1999年5月 应邀参加加拿大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并在温哥华、维多利亚进行了演出
2000年4月 应邀参加意大利的“都灵2000”艺术盛典
2000年9月 作为摇滚乐队的中国代表,参加了“2000年现代音乐演唱会”
2001年 由香港著名导演张婉婷执导、罗启锐编剧,并由罗大佑担任音乐总监,在北京完成的一部电影《北京乐与路》中的大部份音乐引用了子曰《第一册》中的作品
2001年9月 为动画版“脑白金”制作广告音乐,此广告获得年度广告奖
2002年1月 在中山音乐堂举办的“中挪友谊音乐庆典”中,子曰作为唯一一支摇滚乐队在本土首开先河,与正统音乐同台演绎,在中山音乐堂为国家领导人及挪威首相的成功演出,成为国内第一支为摇滚正名的乐队
2002年5月 参加“迷笛现代音乐节”
2002年7月 由“爻释制作”公司监制发行子曰第二张专辑《第二册》
2002年8月 参加在深圳世界之窗举办的“摇滚音乐节”
2002年8月 参加在云南丽江举办的“丽江雪山音乐节”
2002年 子曰凭借《第二册》在“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第3季”选中入围最佳专辑和最佳乐队,并在全国众多网络、平面媒体上被评为年度最佳专辑;于“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年选”上获年度最佳乐队奖
2002年11月 子曰秋野和赵麟合作创作央视电视剧《射雕英雄传》,并由秋野演唱主题曲《天地都在我心中》,始创“侠客电视音乐”的新概念
2003年 获得“中国音乐风云榜”三项大奖的提名:最佳摇滚乐队、最佳摇滚单曲、最佳摇滚专辑,最终荣获年度“最佳摇滚乐队”由崔健颁奖,并应邀在“第三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上现场演绎《第二册》中作品
2003年8月 参加在天津举行的“天津第四届啤酒节”的真唱运动音乐会
2003年11月 获得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全国性声乐政府奖“金号奖”的十佳组合、优秀乐队组合、现场最佳人气奖多项大奖
2003年12月 参加在深圳举办的“2003深圳欢乐谷流行音乐节”
2004年6月 参加在地坛公园举行的“艺术拒绝毒品”音乐会
2004年6月 参加在九宵俱乐部举办的“法国音乐节”
2004年8月 参加“中国摇滚的光辉道路” ——贺兰山大型音乐节
2004年8月 参加在上海举办的“青春中华大运会——风夏音乐季”盛典
2004年10月 秋野为电影《圣殿》创作电影音乐及主题曲《传奇》
2004年11月 参加在广州举行的“超越中国摇滚,和全世界一起High” ——第二届新年国际音乐节
2005年 秋野为电影《武松打我》创作电影音乐及主题曲《忽悠》
2005年9月 参加“绿色北京音乐节”
2005年9月 应邀参加第五届平遥国际摄影节,作为唯一一支乐队参加“点亮影像之光”摇滚演出,并作为特邀嘉宾参加纪念黑冰十年的“黑冰之夜”的演出
2005年11月 成立野哥SOLO音乐工作室
2005年12月 为纪念子曰乐队成立十周年,乐队的官方网站 (www.ziyuemusic.com)上线
2006年6月14日 子曰乐队更名为子曰秋野乐队,主唱秋野协同乐队全新阵容在北京愚公移山酒吧进行暂别一年来的首次演出。
2006年9月19日 子曰秋野乐队座客新浪聊天室专访
2006年10月1日 子曰秋野乐队参加“首届北京摇滚啤酒节”
2006年10月3日 子曰秋野乐队参加“广州增城摇滚大会”
2006年12月13日 子曰秋野乐队座客腾讯摇滚频道进行专访
2006年12月16日 子曰秋野乐队乐队主唱秋野及吉他手汶麟应邀参加新周刊2006年度新锐颁奖典礼,并首次演绎配乐诗朗诵-玩儿得高级II之2006年度大盘点。
2006年12月18日 子曰秋野乐队应邀参加中国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建立启动仪式。《奋飞,再努力!》收录到由中演公司出版并发行的为中国红十字会中华骨髓库建立而特别出版的合集。
2006年12月29日 子曰秋野乐队FLASH征集大赛正式启动。
子曰秋野乐队主唱兼吉他秋野,吉他手汶麟,BASS手张勇代言英国ROTO SOUND纯手工琴弦。
2007年2月11日 子曰秋野乐队作客北京人民广播电台AM603都市生活频道-《都市晚高峰》专访。
2007年3月6日 子曰秋野乐队作客北京交通广播电台FM103.9《动感北京》专访
2007年5-23日 子曰乐队真正意义上的回归,鼓手陆勋归队后首次以原有阵容与大家见面进行演出。
链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